更新时间:2023-11-23 05:36点击:
去年还在意大利学珠宝设计的留学生吴昊,一个月前跑去深圳做起了外卖小哥。新手上路第一天,8个小时才跑了14单,看着“成绩”一般,他决定晚上出门再跑两单。
即将上大四的彭光彬已经是一名送外卖的老手了。3年前刚入学,同学们的新鲜劲儿还没有过去,他送起了外卖;半年后同学开始找兼职,他在送外卖;今年最难就业季里,同学要准备考研或找工作,他还在送外卖。
疫情之下,外卖小哥队伍中出现了不少本硕生、留学生的身影,这些年轻人送外卖有没有“辜负”学历,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。不过吴昊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,他计划两年内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珠宝设计工作室;彭光彬则在送外卖的同时,已对大学城做了创业前的市场考察。
“送外卖更接近深圳的节奏”
去年夏天,吴昊从意大利回到山西的家。在那之前的4年里,他在佛罗伦萨一所珠宝设计学院留学,学的是珠宝设计和镶嵌、镂刻等制作技艺。
25岁已是步入社会、投身职场的年纪。与吴昊一起回国的朋友们开始在珠宝行业的大公司上班,发展还不错,但他觉得自己的个性与大公司不合拍。
“在公司当设计师要面向大众市场,但我想把更多的个人想法融入到珠宝设计当中,所以比较难融入企业。”吴昊略带自嘲地说。
吴昊的理想是开一间属于自己的珠宝工作室,客户面向全国。这不是一时兴起,他曾为熟人客户定制过珠宝首饰,从图纸设计到制作工序都不是问题。
不过开一间工作室需要有稳定的客户源,前期也要有市场调研等各种准备工作。吴昊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,还要观察、学习和沉淀。他将目光投向了深圳,并在去年10月来到了这里。他说,深圳珠宝行业较为发达,是近距离观察国内珠宝行业的不二之选。
深圳对于年轻人来说充满朝气,但在这里生活的成本也非同一般。吴昊为赚些生活费,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兼职当老师。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,教育机构客户大量流失,发下来的工资也朝不保夕,加上他花钱大手大脚,只得靠家里接济。他清楚长此以往不是办法,于是动了辞掉工作另谋生路的心思。
“深圳工作生活的节奏很快,我回国后的一个感受就是很难融入这个快节奏。”吴昊说。他要找一份既可以养活自己,又能帮自己融入深圳节奏,还能有时间看书学习、思考下一步打算的工作,这时他便想到了外卖小哥。
吴昊觉得,外卖小哥每天高效率接单、送餐,驰骋在深圳的大街小巷,最接近深圳的节奏。“并且这个工作收入还挺可观的。”说到这里,他开心地笑了。
初体验:首日送出16份订单
当外卖小哥对吴昊来说是一个挑战。过去,他满脑子想的是珠宝设计图纸和各种镶嵌技艺,突然每天要思考如何送外卖,完全是跳到了另一个平行的跑道。
6月27日,他穿上工服开车送餐,开启了他的“外卖骑士”之路。“送外卖其实很轻松,接单后系统会把商家定位和路线规划好,你只要骑电动车去送就行了。”他后来总结说。
不过,送外卖的第一天,他从上午10点跑到晚上8点只送了14单,这一工作量只是同事的一半。为了多送两单,他晚上又出去跑了两趟。
接下来的十几天,吴昊对商家、路线和送单技巧越来越熟悉,送单量也逐渐增多,每天能稳定在20多单的水平,最多时送了30单。收入方面,他在龙岗区第一个月大概能拿到六七千,未来送单量稳定后预计能拿到一万出头,“如果是很拼的孩子,能拿到一万五以上,在市中心可以拿到两万多”。
吴昊说目前的工作状态还不错,唯一的不足就是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,“现在我还是在熟悉商家客户和路线的阶段,熟悉了商家需求和配送路线熟悉,接单量和收入就能提高,那时候我就有时间去看书或想下一步的方向了”。
谈到一起跑单的“骑士”小哥,他说出一连串赞美的词语:勤勤恳恳、热心善良、责任心强、准时、朴实、好相处……这的确是一份“快乐的工作”,风吹日晒也是这份工作的“标配”,不过他说“做别的工作也很累”。
“男孩子在外面晒一晒跑一跑没有什么的,很健康嘛。”他说。
刚入学就送外卖,坦言曾经很尴尬
22岁的彭光彬已经是有着3年“骑士”经验的老手了。彭光彬在济南山东师范大学读书,专业是体育教育,这个专业未来最对口的职业是当老师,明年大四的时候他的不少同学将会考教师资格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