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3-12-08 22:35点击:
编者按:
大道不孤,天下一家。2020年,中国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,注入了弥足珍贵的确定性和稳定性,世界也看到了神州大地自信自强、充满韧劲的景象。即日起,我们开设“老外讲中国故事”专题,展现那些多年来在不同地域、不同场合,以不同方式讲述中国故事的国际友人,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。第五期,我们介绍的是北大毕业,花6年走过中国3个国家公园、20余个保护区,拍摄了100多名护林员的“90后”美国摄影师欧阳凯。
“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,这里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我不仅想保护她,而且想要通过我的镜头让全世界爱上她的环境,她的人。”这段独白出自美国“90后”自然保护摄影师欧阳凯(Kyle Obermann)的视频《China and I》。这条视频2019年获得了人民日报主办的“我与中国”全球短视频大赛二等奖,如今依旧在欧阳凯的微博主页置顶。
今年28岁的欧阳凯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,从小酷爱户外运动和探险。大学时,欧阳凯误打误撞选修了中文课程,从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。2014年,他被北京大学孔子学院录取,拿到了全球只有10个名额的奖学金。毕业后,欧阳凯背起行囊,开启了探索中国的旅途。他曾长期居住在四川成都,6年间走过了3个国家公园、20余个保护区,拍摄了100多名中国护林员。2019年末,欧阳凯回美探亲后,行程被疫情打乱,目前,他正在等待机会回到中国内地。
1月19日,南都记者对话身在香港的欧阳凯。他表示,中国护林员是他最尊敬的人。他的目标,是成为第一个走遍中国所有国家公园的外国摄影师,“用摄影架起‘桥梁’,把中国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全世界,让大家一起为保护这里的自然环境努力。”
欧阳凯。
【南都对话】
“学中文让我看见富有生机、多元包容的中国”
南都: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深入了解中国的?在此之前你对中国的印象是什么?
欧阳凯:我在美国读大学的时候,学校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,我选了中文,当初只是因为想偷懒,因为中文课程比其他语言少半年。结果没想到的是,在掌握了日常交流用语以后,我发现中文里还包含着数不尽的成语和众多方言,我越学越觉得有意思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
我深知要想学好中文,光靠在学校里上课是不够的,于是我开始寻找来中国交流学习的机会。2013年,我参加了一个项目来到中国,虽然当时只待了短短几周,但完全刷新了我对中国的原有认知。
当时美国人普遍认为中国很拥挤,环境污染严重,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。但当我来到中国后,我发现中国其实是一个富有生机、多元、包容的国家,想用一句话就想概括中国,显然是不可能的。正是那一次的经历,让我意识到中国的魅力远远不止有中文,我希望了解更多。
南都:在北大的学习生活带给你什么样的影响?
欧阳凯:2014年,我非常幸运地被北京大学孔子学院录取,还拿到了全额奖学金,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收到录取通知时有多兴奋。
在北大,我进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,到北京天文馆当志愿者,还成为了田径队里的第一个外国人。我的中国队友们都非常欢迎我的加入,与他们相处,我没有感受到任何文化隔阂。我几乎每天都和他们一起训练、聊天,交到了许多趣味相投的中国朋友,也找到了归属感。
“90后”美国摄影师欧阳凯在中国。
“中国护林员是我最尊敬的人”
南都:是什么促使你在中国从事自然保护和探险摄影?
欧阳凯:从北大毕业后,我先是进入了广东珠海的一家外企工作。那份工作待遇很好,但高薪带来的物质享受并没有让我获得快乐。
2015年初,我和一位美国朋友相约去川西地区徒步。我们跟着卫星地图走进了玉龙雪山大峡谷,越过了贡嘎雪山,并把在那里拍到的照片分享到朋友圈和Instagram。让我没有想到的是,很多朋友都将照片里的景色误认为其他国家的风光。
欧阳凯镜头下展现了大量中国自然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