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3-12-08 22:35点击:
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,社会经济阴霾重重。这一年,经济复苏艰难,企业复工延期,“稳岗保就业”呼声阵阵,“史上最难就业年”里,应届毕业生“压力山大”。然而,也是在这一年,高职院校的整体就业质量成功“出圈”。不少高职院校毕业生凭借优秀的就业表现,刷新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和理解。
南都教育联盟推出一年一度的《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榜》(下称“榜单”),从初次就业率、专业对口率、创业率和升学率等维度,盘点广东高职院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表现。榜单的意义不止于排名,对高职院校而言,就业亦非一蹴而就。它是高职院校布局形势、连接产业、投身社会经济行为的显性表现,也是经济低迷时学校与毕业生探求职业出路,寻找就业机会的心血呈现。
3+证书考试及学考志愿填报在即,又一批学生即将跨入高职院校大门,从此开启职业生涯的征程。愿你不念过往,不惧将来,用努力印证职业教育的无限可能。
初次就业率
这家高职院校去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100%
如果说疫情是一场大考,应该为初次就业率表现优秀的学校打分A+。这份榜单中,初次就业率仅计算2020年9月1日前各高职院校就业率。众所周知,去年上半年是国内疫情最严峻的时刻,对比往年,全省平均数据有所下降,以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,2019年初次就业率为97.72%,2020年已下滑至83.69%,这一数据依然跑赢全国高校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。
排名榜首的院校却是有史以来最佳。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以100%的初次就业率占据鳌头,作为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,他们是校企共育人才的典范,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方案,均以企业需求主导。值得一提的还有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“专才班”,“考证考什么,企业需要什么,就教什么内容”。
这些数据并非来自偶然,高就业率的前提是学校培养的人才,能否被就业市场所接纳,这是学校产教融合的衡量标尺之一。疫情期间,各家学校促进就业的努力亦需肯定。位居亚军的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将就业成绩与学校绩效分配挂钩,成为“全员参与学生找工作”的有效动力。
对口就业率
求职难度加大,应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整体下滑
专业对口率反映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的匹配度,这是检验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达成情况的重要指标。受疫情影响,这项指标较往年下滑明显。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的毕业生调查数据显示,超过7成学生表示,之所以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,是因为疫情影响,求职难度加大,部分岗位招聘需求降低。在这项指标中,超过6所职业院校专业对口率不足60%。
不过,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、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、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、清远职业技术学院、广东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院校整体表现不逊去年,依旧保持着90%以上的专业对口率。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,该校建筑材料工程技术、家政服务与管理等9个专业对口率达100%。
创业率
创业启动资金多靠父母,有学校创业可转换学分
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,广东大部分职业院校拥有良好动手创新和自主创业基因。虽然经济大环境不景气,导致一部分学生取消创业计划,但广东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整体创业率仍与去年相当。
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以7.48%的创业率高居创业率榜首。该校曾多次在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,他们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行学分转换,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管理制度,鼓励在校学生的创业行为。
亚军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维持与去年相当的排名。该校系艺术特色专业的职业院校,不少学生毕业后试水青少年艺术教育培训和艺术表演方面的创业。由于近年来的“体育热”,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位居去年的冠军和季军,但由于未能及时获得两校创业数据,故未列入统计。
多家高职院校调查数据显示,高职学生创业启动资金大部分来源于父母或亲友支持,而缺乏管理经验和市场推广困难,成为他们创业最大的“拦路虎”。
升学率
本科院校扩招,高本衔接贯通助推升学率大涨